今天要出發去中山堂,
從劍潭站坐捷運到台大醫院站,
我們抱著愉快的心情到達目的地。
(劍潭)
(圓山)
(民權西路)
(雙連)
(中山)
(台北車站)
(台大醫院)
從出口1出去,穿過228公園,
走過衡陽路,來到中山堂。
↓
來到中山堂後,老師請了導覽來講解。
陳先生告訴我們以前如果要進入中山堂裡,需要去淨足池把腳洗乾淨。
因為以前的路都是用泥土路做成的,
所以把腳洗乾淨後才能進到中山堂。 ↓
在中山堂外,有一個地方,
介紹著台北城的東門(景福門)、西門(寶成門)、南門(麗正門)、北門(承恩門)以及小南門(重熙門)。
至於為什麼要提到台北城呢?
因為中山堂所在地以前在台北城時期是布政使司衙門,
日治時期日本人來台灣時,把衙門拆除興建台北公會堂,
後來日本人戰敗離開後改名為中山堂。↓
從中山堂往北看能夠看到北門(承恩門)↓
真特別!!!
這個北門是從清朝臺北城時期留下來的一級古蹟,
也是臺灣割讓給日本時,日本人進來接收台灣的門。
廣場上有一座國父孫中山銅像。↓
藝術家蒲添生的作品,他取自國父孫中山在日本演講的照片,
將國父孫中山衣服的縐褶自然生動的表現出來,
民國98年,這件物品被台北市政府指定為受保護的「古物」。↓
有趣的是,
國父孫中山銅像的頭上有一隻鳥!!!↓
這是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紀念碑
↓
我覺得這個紀念碑很有意義,
是因為戰爭終於結束了,所以才結束了被殖民的歲月。
在廣場曬了好久,終於要進入中山堂了!!!↓
進入中山堂後
我們來到中正廳↓
跟著陳先生到2樓
有一個展覽在講大時代的故事↓
這是藝術家黃土水的作品──水牛群像(or南國)
黃土水以水牛、牧童、芭蕉樹表現台灣農村景象,作品層次分明,構圖完整,
作者36歲因病逝世,這是他留給世人最後也是最珍貴的禮物,
名國98年被文化部指定為國寶。↓
走出中山堂,我拍了這張照片,
為甚麼呢?
因為老師要我們拍一張有「中山堂」三個字的照片。↓
抬頭一看,這棵樹長得特別奇怪,
它會變得這麼奇怪,是因為(2015年8月8日)蘇迪勒颱風侵台時被「砍頭」了!!!!!
希望它還能繼續活下去。↓
我們還看到了@#$&**%@#$*%&
我們還來到了清臺灣布政使衙門舊址↓
最後,我們於15:43分搭捷運回學校。↓
我的故事講完了。
謝謝大家。